当你感觉自己陷入的情绪漩涡时,马上问自己内心一个问题:
——“我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你的目标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为一名演员。那么,现在你其实不需要把数学物理学到最好,你不需要在所有科目上比所有人都优秀。
你只需要把数学物理分数考到够得上北影分数线就可以了。然后,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上表演专业课,去阅读表演理论书籍,去一步一步接近你的目标。
始终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上,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上,你就不会被控制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悲哀的是,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霸女生找我咨询,她是某市的高考状元,现在在美国一所顶尖的大学读金融硕士。但是,她的内心充满了焦虑,自卑和恐惧的情绪,甚至因为情绪问题而陷入拖延,导致挂科。
她说,自己的本科同学有一些去了投行,拿到了六位数的年薪。她感到压力很大,她害怕自己万一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年薪比不过她们,那么这辈子就“完了”。越这么想,她就越拖延,越是什么都干不进去。
我问她:“你喜欢金融吗?你在学习金融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开心,投入,有那种沉浸感和成就感?”
她说:“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讨厌。”
我问:“那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她说:“不知道。”
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个女生的,还没有真正的觉醒。
她只是从小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
父母让她学什么专业,她就学什么专业;
父母说你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她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
父母拿她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她就自己也拿自己跟别人比……
在她25年的人生中,通篇都是父母的意识,而没有她自己的意识。她几乎丧失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其实,她的自我意识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只可惜,被她父亲掐灭在了萌芽里。
初中的时候,她爱上了言情小说,她那时候的梦想,是将来成为一个像席娟那样优秀的言情小说家,甚至还梦想自己的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她希望是陈坤周迅来演她的主人公。
她心思细腻,文笔灵动,上学路上看到的车流,放学路上飘来的饭香,秋天的第一片变黄的树叶,皆可成为她笔下的场景,为她的男女主人公搭建一篇爱情之花盛开的土壤。
她每天放学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去书店借阅小说,拿回家废寝忘食的看。她还偷偷写了一些原创小说,用笔名投稿给杂志,赚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
可是,她的梦想被爸爸发现了,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顿,把她的手稿撕碎扔了一地,对她吼道:“看看你的成绩都退步成什么样了!别天天搞这些歪门邪道,把心收回来,好好学习!你要是考不上好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经过这个事件,她真的把心“收回来”了:
她放学之后,不再流连书店,而是快速骑车回家写作业;
当她看见秋天的第一片树叶变黄,也不再写诗,而是告诫自己不要被小情怀的东西耽误了正事;
她甚至不看电视,不看小说,不接触任何与文学影视沾边的东西。
她擦干泪水,屏蔽情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她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那就是:考过别人,比别人优秀,让父母满意。
她的自我意识,被深深地封存了。直到现在。
自我意识被压抑的人,是无法建立深层自信的。
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它。
这种相信自己的感觉,就是自信。
自信,是要靠一件事一件事的实践,堆积出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天看到窗外的落叶,你想写一首歌,于是你试写了一段旋律,这样,你对的自信就积累一分。
明天,你看到池塘中枯萎的荷花,你又想写一首歌,你又写了一段旋律,这样,你对的自信就又积累一分。
如此积累10件事,50件事,件事,当你的实践经验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你自然会在这件事上,具备相当稳定的自信感。
我自己从6岁写第一首歌开始,就是这样积累自信的,一个旋律,又一个旋律;一首歌,又一首歌。积累的多了,量变到达质变,内心自然生出一种“我确定我写歌的能力是强大的”这种感觉。
即使我曾经一度听从父母的安排,去读了外语大学,但是,后来我考回到音乐学院这个圈子以后,我也不会在科班出身的人面前自卑,我不会陷入拿自己和他人比较的漩涡之中。
为什么呢?因为我写过首歌,我实践过次,这次的经验扎扎实实放在这里,让我知道我在这件事上的能力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喜欢干什么?——这个东西,就是自我意识。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怎么可能建立自信呢?
他就算在父母安排的道路上做到了优秀,就算他学习成绩顶尖,读名牌大学,考进最安全的事业单位,可是,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说:
“我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种感觉,终究是不自信的。
由于不自信,所以就生出比较心,拼命的在外在的条件上和别人作比较,比成绩,比工资,比职位的高低,比房子的大小,试图通过这种比较,来暂时获得一种“我比别人强,我很优秀”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是无法持久,因为他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个声音在说:
“我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才叫真正的走了歪路,入了邪道。
我见过的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是这样一幅场景:
孩子开车在高速路上狂飙,父母坐在后座,拼命地鞭策孩子:“开快点,再开快点!你看隔壁小明都超过你,咱们不能落后,赶紧超过他!”
孩子也很努力,加大油门猛烈地开,可是,孩子也很疑惑,他会一边飙车,一边问后排的父母:“爸爸妈妈,我知道我要努力开车,可是,我要去哪儿呢?”
父母说:“我们也不知道你要去哪儿,反正你就猛烈开就行了,你只要比别人开得快,我们就会高兴!你如果比别人落后了,我们就会很没面子!”
孩子说:“好的爸爸,我会努力的,我再开快点,一定不让你和妈妈失望!”
我看到的大部分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景象。
整个社会的氛围,学校,家长,亲戚朋友,所有人都在关心孩子开车快不快,优不优秀,有没有超过别的孩子。
可是,没有人关心,这个孩子的人生,到底要开往哪里,去向何方?
没有人问问这个孩子:“你想去哪里?你喜欢开车吗?”
如果他不喜欢开车,其实也可以不开。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活法,只要我们善待自己的天赋和理想,让它发芽,成长,长成参天大树,那么每个人都有机会活成自信又成功的样子。
比如台湾画家蔡志忠,他生在一个穷乡僻壤,家里穷的连肉都吃不起,他15岁辍学,一个人跑到台北画漫画,20岁成名,30岁就画出了人生代表作,35岁靠版税赚到万,实现了财务自由。
而绝大多数父母嘴里的那一套“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套教育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缺乏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掘和培养。
如果你也在童年和少年时期,错过了自我意识的发育,那么现在,不要再继续错过了!
就从现在开始,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重新自我教育一遍,自己引导自己去开发自我意识。
来得及,一切都还来得及。家庭主妇摩西奶奶从70岁开始学画画,80岁在纽约开个人画展,她的画照样拍卖到天价。
就从现在开始,经常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
“我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时,最开心,最投入,最有沉浸感和成就感?”
“我来到人间这一遭,究竟想成就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没关系,这些问题未必要一次全部想清楚。我们可以一边做着手头不太感兴趣的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带着好奇的触角,去重新认识自己;带着探测的雷达,去做一切事情。
比如,当你在刷知乎的时候,就可以跟自己核对:“我平时比较容易被哪类文章吸引?这类文章吸引我的点是什么?”
再比如,当你看综艺节目的时候,也可以跟自己核对:“我为什么觉得这个节目有趣?是它的哪个点吸引了我?是配乐吗?是游戏环节的设置吗?是主持人的临场反应吗?”
就这样带着触角生活一段时间,其实很快你就会重新打开自我意识的大门。
前年,有一家媒体采访我时,编辑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巴赫老师,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我所认为的幸福,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能力去实现它。”
实际上,我当时说的幸福感,就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完成度。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完成度,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掌控程度。
别再为父母而活了,也别再为别人的眼光,社会的评判而活。
为别人的目标而活,最多让你爽一年;
为自己的目标而活,可以让你持续爽,一直爽,爽一辈子。
找回自我意识吧,夺回你的人生主动权!
封面人物:汤唯
自救指南(直接点击文章题目即可打开):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何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避免走弯路?
该不该把兴趣兴趣爱好当成职业?
如何说服父母支持自己的职业理想?
担心错过好文章的朋友,可以把巴赫设为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