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中国
春雨如酥,渐暖的气候催开北方一场如约而来的花事。一朵两朵三四朵,行走在春气富足的北京街头,总容易想起一座南方的小城——富阳。
富阳最早的时候叫富春,一座富有春气的小城。南北朝时期,吴均说这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元代的时候,黄公望因为一幅《富春山居图》名列元四家之首;到了近代,郁达夫在他的游记、散文、传记、小说、诗词中多次描写富阳的风光。
山水,是富阳的光环,也是富阳的生命。
■一春·山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这是多年前吴均看到的富阳,也是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初见富阳时关于她的想象。多年后的今天,她依然是这模样。
图
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你也许没去过富阳,但你一定在不知不觉中与她相见过。也许是《三十而已》里的那片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茶园;
也许是《猎场》里的职场精英胡歌身后的亭与山,也许是八五版本《济公》里的溪畔人家……
天目、龙门两条山脉相夹,百里富春江西入东出,恬恬穿过富阳,造就了富阳独一无二的“八山半水半分田”的模样。
于是,山城的秀丽,江城的阔美,富阳一城兼而得之,四时之景不同,但无疑春日最美。
当沾了一身春阳的江水从上游款款而下,绕过树影婆娑的桐洲岛,流经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春天就跋山涉水将富阳妆扮成一年中最美的模样。
修颈细腰、明眸皓齿的富春江嫣然一笑,富春山便山花百里,粉的是桃花、红的是杜鹃,白的是玉兰……
水光山色相映成趣,江山田园开合有度,春和景明时,乘一只小船顺流而下,彩云摇屏、风物相望,烟树浮岚、花影迷蒙;
便能在目不暇接的赞叹中,理解“碧桃三月花如锦”“翠色随人欲上船”的清新明丽。
这是独属富阳的春色,独属于一片名为“富春”的江山。
■一村·春居
到过富阳的人,都曾拜服于富阳的山水造化,但就像著名散文家徐迟先生在《富阳记》中所写的那样,
“山水离不开人,离开了人的山水也还是山水,然而这山水也没有了意思。如果没有谢灵运或黄公望这样的诗人或画家,则富阳山水虽美,也枉空了她的美了。”
诚然,是来来往往于时光里的人,赋予了富阳这一片山水灵气。
富春山水,曾是无数中国文人归隐的理想之地。从谢灵运到陆放翁再到范仲淹,无不希望在此寄情山水,然而真正能在这里住下的,只有黄公望。
当隐居于富春山水间的黄公望在元代的时光里行走七年,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
画下《富春山居图》时,他大概想不到,自己也为后世中国人画下了理想人居美学的标准。
如今,富阳的山水间,依然散落着许多粉墙黛瓦的民居,时间在这里刻意放慢了脚步,透过迤逦风光,古朴淳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仿佛多走几步路,就能碰到头戴雨笠、身披蓑衣垂钓在东汉时光里的严子陵,再转几条路过几个滩,就能与身背皮囊画具描摹山水的黄公望擦肩而过……而那些从时光深处走过的人,似乎也从不曾离开过富阳。
龙门古镇里,孙权的后裔谨慎地守护着宗祠、义门、山乐堂、百狮厅等古建筑。作为最大的孙权后裔团体,龙门古镇的孙氏后人也在努力传承着东吴文化和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故事。
从山水看,富阳是软糯的,但走进这些古村古镇古建筑,就会发现富阳的骨都藏在村子里。譬如,东梓关村。
这个临江靠山的小村落,养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名扬四海的郁达夫。胡愈之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遠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胜利的纪念碑上,将永遠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图
SpongeMel是曹老师呀
其实,鲜少有人知道,郁家一门还有两位烈士。除了老三郁达夫(郁文),老大郁华、郁母陆氏都是烈士。
为了纪念这一门三烈士,富阳人在富春江畔重建了郁家故居,又在故居旁建起郁达夫公园、郁氏双烈园,以昭示其精神。
富阳的山水中,从来不缺隐世之人,也从来不缺出世之士。君子豹变,其文蔚也,这大约是富春山水、富阳村落对富阳人的最好陶冶吧。
人们喜欢这片山水,向往在这里山居,很多时候,是为了得到一种精神的滋养,让自己活得不至于太轻飘,不至于太潦草。
所以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在富阳的山水间,寻找并践行着这种人居的生活美学。时间会过去,但山水是不分古今的,我们从山水中得到的,也是不分古今的。
■一寸·春味
除了精神的滋养,山水给予人的,还有时鲜不断的食材。
久居富阳山水,当地人早已懂得如何炉火纯青地将这些食材炮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肴。尤其是春天的时候,一寸春味,万不可失。
尝鲜无不道春笋。这句俗语放诸江南各地皆准,作为产笋大户,富阳人在吃笋这件事上当仁不让。
一到春日,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必然少不了一道春笋。嫩鲜的笋,滑过唇齿进入腹中,春天的生机就从富阳人的身体里焕发出来。
相对于春笋,富阳人在三月之后,更喜食芦笋。春风荻渚暗潮平,紫绿尖新嫩芽生。
带水掐来随手脆,櫂船归去满篝轻。这可不是谁都能享受到的风味。
双笋齐吃,在江南其他地方可不多见,人家富阳还是全国的芦笋主产区呢!
至若马兰头、香椿芽、蕨菜、荠菜、草籽之类被苏州、上海一带追捧的春味,在富阳不过是寻常味道。
想吃了,随手拎一只塑料袋,进了山去不到半小时,满满当当,管够吃好几顿。
山味尚未吃遍,江味又跳跃而来。未能抛得富春去,一半勾留是江鲜。
富春江的江鲜,是出了名的,富春江畔人人都做得一手好江鲜。
传说北宋初年,屠山人许彧(yù)因母亲爱吃鱼,于是举家迁居富春江畔的东梓关,以确保母亲每天都可以吃到最好的江鲜。
富春江的鱼真有这么大魅力?从小在富春江边长大的朋友一脸得意,滔滔不绝讲起来:
他小时候,父亲总去富春江捕鱼,那时二十多斤的鱼是常见的,只有捞到五六十斤的大鱼,才值得炫耀一番。
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从初春到初夏,富阳人的餐盘里总也少不了鱼。
富阳人烹制江鲜,也只放上糖、蒜、姜、酱油、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一道最家常的清蒸鱼。
“我们富春江的鱼,嫩的筷子都夹不住。”喝两口小酒,吹着微微的江风,看遠山上白云舒卷,夕照中倦鸟归巢。
一代代富阳人的生活,就是在这样不紧不慢的节奏里缓缓流淌的。
图Jeje
一条江、两岸山,给予一个地方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赏心悦目?是物质丰裕?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一群人、几个村,给予一片山水的,又是什么呢?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是点缀自然的烟火?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人在山水之间生活,山水就流淌到他的身上。愿你所见的山水,陪你见日月星辰,也陪你见生活百味。
主编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