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互联网经济的先行先试和社会文化的兼容并蓄为网络文学的率先发展提供了沃土,网络文学实践一度领风气之先,为中国网络文学提供了广东模式。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充沛的文化资源和更加鲜明的参照系。这将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在盘点、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城之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之间形成新阵地、新传播和新互动,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题材拓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可能和机遇。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实践广东模式瓶颈机遇
作者近影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饮头啖汤”精神创造了新的辉煌。这片以变革、试验为关键词的沃土,同样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作了贡献。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为广东网络文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充沛的文化资源和更加鲜明的参照系,这将进一步成就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这一新阵地。
一、培育网络文学沃土
我国的互联网探索和实验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铁道部在年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这些皆属实验和科研范围。年4月20日,我国用64kbit/s专线正式连入互联网,成为被国际正式承认的接入互联网的国家;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万维网浏览器;同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正式启动。年互联网开始向公众服务,互联网创业也随之而起。据统计,年底深圳互联网用户只有多人,到年底已经猛增至2万人。自互联网开始普及,电子公告牌(BBS)和论坛在我国开始流行,成为互联网文化的活跃中心,中国网络文学就萌发、成长在这些人气渐盛的虚拟空间里。BBS和论坛等虚拟空间宛若一个个公共广场,越来越多的网民在这里出入,将一部分个人生活转移至虚拟空间。行之所至,情感必生,这是网络文学诞生的基础。年,中国足球在世界杯预选赛失利,球迷老榕情不可抑,在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贴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48小时后点击量达到数万,很多网民留言说该文让他们“热泪盈眶”,两周后《南方周末》转载该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以平实语言激发热烈反响,网民老榕将情感投掷在网络空间,并得到其他球迷巨大的情感共鸣。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香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是亚洲最早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地区之一。广东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我国第一批开通和推广网络的省份,建立了优良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沃土。广州视窗、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视聆通、网易等最早的一批网站纷纷建立,尤其深圳蛇口工业区是当时“互联网推广试点基地和样板工程”,在这里建成了深圳首家电子咖啡馆,成为推广互联网的学习基地。广东拥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开放环境,聚集了互联网行业发展最需要的资金、信息和机遇,其开放和务实吸引了无数人在这里生活、创业。
丁磊在年注册成立了网易,网易BBS上线后人气爆棚,被誉为“北有清华,南有网易”。网易免费个人主页吸引2万多人注册,占当时国内网民总数的20%。时至今日,广东的网络文学作者数量和读者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年7月,盛大文学发起“寻找中国座文学之城”活动。根据作者IP地址,盛大文学统计出了网络文学作者聚集最多的百强城市,广东以名排名第一,浙江、上海、江苏紧随其后。在余座城市中,广州、深圳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名。王磊:《“寻找中国百座文学之城”盛大开启》,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