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不得不提皇帝令人羡慕的婚姻。坐拥天下佳丽,怀拥七十二妃,三千佳黛,享尽齐人之福。就连影视剧里也经常将皇帝的后宫作为亮点,后宫的女人作为主打。不过皇帝真的如传言一样,有72个老婆吗?一,什么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礼记》中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早些时候,三宫指的是诸侯夫人的住所,而六宫是王后及后妃的地盘。《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有“甸粟而纳之三宫”的记载,范宁注曰:“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疏曰:“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这段话的意思也是说三宫是诸侯夫人的居所,而王后居六宫。到了明清时期,皇帝入住紫禁城后,就内以朝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内廷则是皇帝及其老婆们居住的场所。这个时候的“三宫”指的是“后三宫”,分别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两宫之间的交泰殿。六院也可称为“六苑”,是以后妃居住的六院(苑)作为妃子的统称。明清时期的六院实则是十二院,在两宫的东侧和西侧各有六座宫殿,共十二宫。汉代时期,“三宫”指的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妻子,母亲和奶奶。到了唐朝,六宫已经不是皇后的专属词了。无论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是李贺的《贝宫夫人》中提到“六宫不语一声闲,高悬银牓照青山。”我们都可以看出,后宫里面的女人越来越多,六宫也就成了后宫嫔妃的统称。至于“七十二嫔妃”,并没有具体可证的史记说明。有人猜测,七十二这个数字起源于数字三,因为七十二是三的倍数。或许只是一个代指,为了说明皇帝女人数目之多。后宫妃子具体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一点,皇帝的老婆比七十二只多不少。《管子·小匡》中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说周天子时期,设置六宫,有三名夫人,九位嫔妾,二十七名世妇,八十一名御妻。这已经超过了七十二妃的数量。对于皇帝来说,整个后宫都是他的,不单单是皇后和嫔妃们,还有宫里大大小小的宫女都是。当然除了自己的母亲和女儿外。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天下是君王的,国家是皇帝的私有财产,更不要说这后宫里的女人了。这就是历史上关于“三宫六院”一些说法。从周天子时期,王侯将相已经是一妻多妾制,发展到后来的明清时期,后宫里的女人只多不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二,皇帝为什么要拥有这么多的老婆?父系氏族的出现,意味着男性开始占据生产力的主导,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来巩固提升自己的地位。除了圈养奴隶外,子女的多少,妻妾大数量都是财富的象征。所以天子是最大的奴隶主,他拥有最多的妻妾;而其他的奴隶贵族就凭借自身等级来占有妻妾数量。到了封建时代,皇权的高度集中,让天子的话语权达到了顶峰。这天底下最漂亮的,最美好的女人自然应当由皇帝先行拥有。漫说皇帝,只要家里经济稍微允许的男人,都会三妻四妾,以示自身的实力。平民百姓和普通贵族尚且如此,身为九五至尊的天子,更不可能比他们老婆少。隋炀帝时期,就下令广征美女,选出三千童贞女子入宫供他消遣。到了唐玄宗的时候就更过份了,后宫人数竟然达到了四万。由此可见,在古代,女子不过是权力的附庸,是炫耀的资本罢了。除此之外,古代宗族观念浓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孝字,就决定了古人必须开枝散叶,多子多孙。生产力低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老人无劳动力,注定了养儿防老的模式。由于历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机械不发达,人力需求量大,男女体质的悬殊,让男子逐渐在劳动市场上成为主流。封建社会,“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印在人们脑海,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夫多妻制的发展。作为天下的表率,皇帝就必须以身作则,维护一夫多妻制。三,皇帝的老婆都是怎么来的?皇帝的婚姻并不自由,民间尚且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不要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天子。政治联姻和门阀婚姻,是皇室拉拢人心,平衡政权的主要手段。被看作“九五至尊,真龙天子”的皇帝,娶妻娶的是血统,是阶级的利益。《白虎通.嫁娶》中提到:“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事实上从东汉开始,皇室选妃表面上是“良家”即可,只要家世清白的女儿皆可入选;实际上仍坚持“娶先大族”的原则。后妃尚且是从门阀贵族中挑选,更不总说立后了。出身低微的女子,是绝不可能成为皇后。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联姻成为巩固阶级实力和利益的又一有效措施。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结两姓之好,豪族之间的联姻,形成坚固有力的支援。刘秀的两支妻族--郭氏和阴氏,就是他起兵反莽后,以结亲的方式获得两支重要的军事力量。2,封建皇帝和功臣将领的结亲。目的有二,要么获得武装力量,支持皇室的统治。如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徐夫人,其祖父徐真和孙权之父孙坚私交甚密,同时她的祖母又是孙权的姑姑。虽然关系复杂了点,但是好用。另一个目的就是皇帝要削弱大臣的权势,收拢权力至皇室。宋初皇帝就喜欢用这一招,来稀释大臣手中的权力。3,和亲,常见于两国之间。利用结姻亲的方式来形成军事同盟,以获取必要的军事物资或战败求和或胜利安抚。这种婚姻形式在清代尤为显著,清朝奉行“北不断亲”的基本原则。意思是要和北边国家结成姻亲关系,不论哪个皇帝娶亲,都要坚持这项国策。清朝入关后,仍旧坚持和蒙古族贵女通婚,这是统治者的怀柔政策,目的在于安抚北地,争取蒙古的军事支持,使满蒙之间形成“以龙佐命,世为肺腑,与国休戚”的亲密关系。因为这一层姻亲关系,满蒙之间能结成友好互助,世代合作的,国运相连,成为共同体。除了上述的两种方式,还有一种是“选秀”。皇帝的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娶妻也是看背后有何利益关系,能换取多少好处;所以多数进宫的女子,凭借血统和学识取胜,而不以色侍人。不过从安抚皇帝的角度来说,也需要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满足皇帝的需求。在整个封建时代,一直都有从官吏或百姓家里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入宫为妃的传统。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修建阿房宫,广罗天下美女藏于宫中。随着皇权的高度集中,选秀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皇帝的奢靡生活。三宫六院不过是代指,七十二妃只是泛指皇帝老婆之多。后宫里具体有多少人,皇帝究竟有几个媳妇,这怕是只多不少了,谁也没个准数。仔细想想,皇帝也满可怜,虽然活成了全天下男人的梦想,金钱美女,权力享乐;却连最基本的婚姻自由都办不到。可见,皇帝这个身份明则令人艳羡,实则是层枷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