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旧习俗更要培育新乡风光明日报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作者:范景鹏(甘肃省委党校副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指出,长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情结。这种恋乡情结,不仅是一种安土重迁的心理活动,也外在地表现为乡风民俗,往往非在其中不能体会,非在乡村生活过不能理解。很多地方的农村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很多地方为改变农村长期存在的陈规陋习,开展起声势浩大的移风易俗活动。移风易俗,破旧容易,立新却比较难。因为民俗是一种沉浸在民众心理深层的基础文化——横向表现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纵向表现在一个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每个阶段。乡村民俗集中体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等都是很重要的乡村民俗习惯。这些民俗习惯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们总能以不同的变异形态持续存在于乡村的每个角落,发挥着乡村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在农村移风易俗的过程中,破除旧习俗后,如果新的乡风民俗不能尽快建立起来,不仅会影响乡村振兴的实现,甚至会让乡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如何培育文明新乡风?一些人提出“要让乡村文化现代化”,也有人提出要把都市文化移植到乡村中,这些理念要么是美好的一厢情愿,要么是脱离农村实际的空想。任何违反“民众是民俗的创造者、传播者和传承者”规律的做法,都不利于文明新乡风的构建。乡村文化秩序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农耕生产方式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解构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冲击着农民的精神世界,乡村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居住状态、人际关系甚至语言习惯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没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也就不可能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至于传统的乡村文化也就没了具体的依托。因此,培育文明新乡风,首先要振兴农村的产业,或者说产业兴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物质基础。曾经贴满农家院落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春联是传统农村产业的写照。而现代农业生产是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比如,有些农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业的加入就倒逼农村的一些规则习惯做出改变——以前不讲卫生,随地吐痰,而现在不行了;以前车子可以随意停放,现在也不行了。讲卫生、守秩序的习惯会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农村渐渐形成,当这些习惯成自然,也就形成了新的乡风民俗。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都是乡绅或乡贤。这一文化传承思想源远流长。《孟子》《周礼》中均载有具体的乡村组织与管理构想。乡贤植根于乡土、生活于乡间、贴近于乡情,以其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以身作则凝聚和团结着乡村社会的各方力量,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应着力重塑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让新乡贤成为文明新乡风的重要载体。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旧乡贤,新乡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乡村熟人社会中,新乡贤无论是在乡村民俗的提升上,还是在文明乡风的传播上,都有着其他载体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因此,在培育文明新乡风的实践中,新乡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重塑新乡贤文化要着重从几类群体上努力:一是叶落归根的离退休人员,二是归乡农民工,三是接受优秀家风家教熏陶的名门望族后裔,四是新的致富贤能者。这些新乡贤是一个具有榜样性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实践者,是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纽带。在各级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主导下,新乡贤将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力量,将在传统文化的底色与现代文化的主色的交融中,描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东汉学者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指出:“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我们也常说“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这说明了示范引导的巨大作用。在培育新乡风的过程中,不妨让党员干部先带个头。比如,针对农村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一些地方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陋习禁办。对于党员干部,通过硬性的纪律约束,让他们先简办自家的婚丧嫁娶活动。这样一来,必然会对周围群众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久而久之,新的乡风民俗也就会慢慢形成。俗化于下,风成于上,浓郁的乡俗,淳朴的乡风,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以及对其所生存的乡村社会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厚植了很多人的乡情。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要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乡村民俗的价值。“易俗化民”要想获得乡民们的认同,需要将易旧俗与育新风结合起来。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新形势下的易旧俗与育新风,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需要更多信心与恒心。《光明日报》(年06月30日12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