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链接:肖战的演技(之一):四分钟短片《买耳朵》
电视剧《陈情令》是肖战的成名作,改编自著名的晋江小说《魔道祖师》,其作者“墨香铜臭”(笔名)据说是高中时就开始写作这部小说(也有一种说法是大学时开始写)。这部小说在年一经发布就爆红,吸引了众多书粉。每次晋江投票选举最受欢迎小说,只要有它参与,必定是它高居榜首。由这部小说还衍生出了漫画、动漫、广播剧等多种形式,无不大获成功。然而,它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却是相当的坎坷。
首先,《魔道祖师》的书粉其实相当抗拒自己心爱的小说拍成真人版的影视作品,因为TA们坚信没有真人能拍出其心目里那个如此完美无缺的魏无羡。事实上,很多其它著名的网络小说拍成的电视剧都一再地证明书粉们的担心绝非过虑。比如《凤囚凰》当年与《琅琊榜》、《甄嬛传》并称为“晋江三大奇书”,小说中的男主容止被称为“古言(古代言情)小说男主的天花板”,更有“一见容止误终生,不见容止终生误”的美誉,拍成电视剧前在所有“古装男神”的投票选举里他都名列前茅。然而,于正将这部小说拍成电视剧后,现代装看起来还挺不错的男主却成了古装丑男,被嘲“丑出天际太坑人,一见容止关视频”。而且容止竟从此在“古装男神”的投票选举排行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剧版毁尽好感拖累至此,不知令多少视他为“白月光”的书粉痛心疾首、欲哭无泪。
其次,更进一步的是,当一部小说已经有了动漫版,真人版就更加不受待见。因为动漫形象可以靠画手的功力想要多美就能有多美,真人却几乎是不可能胜过动漫的。这方面也有不少前车之鉴,比如也是非常著名的网络小说《择天记》,其剧版是鹿晗饰演男主陈长生。这部电视剧我没看,但在B站看过剪辑,感觉鹿晗的扮相造型其实还算可以了,但小说后面的评论仍然是一面倒地批评电视剧而夸奖动漫——
当年《陈情令》选主角时确实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其他配角都选定了,主角还没法选定;也曾经定下过主角的人选,却没过多久就跑了;圈子里比较有名气的男演员没一个人愿意接这个角色,书粉更是放言这部小说“拍成电视剧必毁必扑街,没人能演出魏无羡”……用业内行话来说,这就是个“坏饼”、甚至是“毒饼”!最后终于选定了肖战出演魏无羡,仍然是一点都不被看好。直到一张长街喝酒的路透流出(成片见下图),当年在微博热搜上挂了整整三天之久,这才一下子俘虏了不少书粉的心,令TA们愿意给个机会在电视剧播出时看上一眼。
对比一下《魔道祖师》的动漫在同一情节下的同一动作的截图——
这是罕见地出现了二次元的动漫形象干不过三次元的真人的现象。不过动漫里的这一帧魏无羡确实不是最好看的,那么换好看的正面来对比一下吧——
显然,动漫形象除了一双眼睛可以画得夸张(到不真实)地大之外,其余部分仍然是被肖战吊打。网红锥子脸(尖下巴)哪有真人的方下巴更富于坚毅阳刚的男性魅力?尤其是鼻子,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之下才发现原来动漫是画不出鼻子来的,肖战那典型的中国古典风的“悬胆鼻”却能展露无遗。其实这一帧由于要照出上半身,镜头拉得还是远了些,怼脸拍更能将肖战鼻子的优越性充分地展现出来——
这一帧出现在魏无羡被江澄逼着摘下面具的剧情里,因此B站上有up主将之剪辑成《神雕侠侣》中杨过应郭襄的要求摘下面具的剧情,弹幕立即就炸了——
这个剪辑加了白滤镜,没电视剧原版的调色那么自然,其实审美是变低级了。看弹幕里一溜的“一见杨过误终身”,是的,其实“一见XX误终身”这个说法最早是出自杨过,是一个香港名人(女的)写《神雕侠侣》的书评时用了这句话作为她的评论文章的题目,从此传扬开来。
不要误会了,动漫版的魏无羡可是很受书粉欢迎的。《魔道祖师》动漫版的第一季在《陈情令》之前的一年播出,当年就在“腾讯视频”的“星光盛典”中获得了“年度口碑国漫”的奖项,里面动漫形象的魏无羡也获得了“年度人气国漫虚拟偶像”的称号(见下图)。但动漫版的第二季是在《陈情令》播出之后才上线的,热度确实就跌了不少,原因当然不止一个,恐怕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觉得动漫里的魏无羡比不上电视剧里的也是原因之一吧。
然而,早在《陈情令》用肖战的脸一时稳住了一部分《魔道祖师》的书粉之前,这部电视剧一直都在接二连三地不断爆出负面新闻,最严重的一次是拍摄过程中传出电视剧魔改了原著内容的消息,这极大地激怒了书粉,TA们涌进电视剧的官博破口大骂,骂到官博从此不敢再更新内容。书粉还声势浩大地号召抵制这部电视剧,给它冠以“狗令”的黑称。事情闹得如此之大,以至于连“腾讯视频”都被惊动了,在书粉施加的巨大压力下将版权收回,把剧情又改回来,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已经拍了的很多镜头就此作废,又要重新再拍……
经此一闹,《陈情令》的剧组只敢悄悄拍摄,低调做人,但求能够播出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因此,这部电视剧播出时没做什么宣传,差不多是无声无息地上线。最早进场看剧的观众,大部分还是《魔道祖师》的书粉,而TA们之中的大部分又其实是怀着批判之心进来看的。从事后的追述来看,TA们的心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想踩剧,但需要有证据,所以进来是打算截黑图的;另一类则是抱着“我倒要看看谁那么大胆竟然敢演我的心肝宝贝!”结果呢,就是大型的“真香”现场,随后纷纷化身为“自来水”,自发地卖力推销这部电视剧。
B站上有一个推介视频的up主编写的文案使用了“说反话”的手法来幽默地表达这种观感被逆转的情形:“说起《陈情令》的真香,那不得不说他——肖战!那家伙,小鲜肉啊,没演技啊,这是啥啊?这是表演吗?来来来,你们来告诉我:这,是,表,演,吗?这根本不是演的啊,这不就是魏无羡本人吗?你们还想骗我?谁再跟我说他在演魏无羡,我和他急哦!当然如果非要说是演的话,不好意思,请把演员表改成这样:魏婴饰演魏无羡!(按:魏无羡的完整名字是“姓魏,名婴,字无羡”,所以魏婴与魏无羡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称呼。这up主还真的将片尾演员表中的“肖战”二字P成了“魏婴”,见下图。)OK,是的,由魏婴饰演的魏无羡真的是太棒了!一个曾经只活在想象中的魏无羡就这样被演得活了过来,无论是16年前欢脱爱笑的俏皮小模样,还是经历人生伤痛、撕心裂肺的绝望,绝对是适配度满分。特别是这里,师姐为他出头时,(肖战)所表达出来的委屈、感动、温柔、决绝的内心戏,简直NICE!!!看看这样的画面,你还能说他在演吗?……”
(原图其实全屏都是满满的弹幕,但为着不要遮挡了up主的P图效果,我把弹幕设置成只显示半屏。)
就是这样,肖战凭着颜值与演技使得《陈情令》逆风翻盘,一跃而成年的现象级爆剧。这部电视剧很快就远销海外,不仅在“腾讯视频”的海外版WeTV上线,还卖给了网飞,接下来的几年都一直入围“全球电视剧热度榜”前50名,最高是在年冲到了第9位。这是网播的情况,还有上电视台的播放。多国的电视台都引入了《陈情令》,尤其是日本的电视台,反复引入了两次(第一次是配上日语字幕;第二次更是配上了日语配音,参与配音的还全都是日本的声优界里最著名的配音演员)。这部电视剧还展现出了无比强劲的“长尾效应”,首播之后的播放量远超首播期,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超过亿。而且每次只要有肖战的新的电视剧开播,《陈情令》都会受惠而被拉升播放量。比如最近的《余生请多指教》热播,“腾讯视频”的站内热搜榜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余生》,《陈情令》居然也排到了第三,每日的播放量暴涨至多万,比很多首播剧的成绩还好,反映着很多观众看了肖战的新剧之后受其吸引又去搜索他的旧剧来看,而其中最受追捧的仍然是《陈情令》。
介绍完《陈情令》的背景,说回本文的主旨。我认为肖战在这部电视剧里的演技,与后来近于完美的《王牌部队》相比,其特色在于灵气四溢。
自己就是演员的人,应当会比一般观众对演员的演技有更真切的体会。肖战在《陈情令》中的演技,是达到了能将演员、而且是著名演员都征服的水准——那就是香港的郑裕玲!作为广东人,我对她可太熟悉了,小时候就是看着她演的香港无线(TVB)电视剧长大的,我们都亲昵地叫她“嘟嘟姐”。她与周润发、任达华、梁朝伟、刘嘉玲、张国荣、黄子华等都合作过,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女主角和台湾电影金像最佳女主角等大奖,在港台影视圈里有着“大姐大”的江湖地位。她年纪渐长后转型做司仪,近年来则主要是做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她在自己主持的电台节目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肖战,第一次就是评价他在《陈情令》、《买耳朵》里的演技,还为当时他将要播出的《斗罗大陆》做宣传,呼吁听众去看。后来肖战参演的话剧《如梦之梦》将要巡演到深圳的时候,她又做了相当详尽的推介,表示自己也想去看,还想请肖战到香港来上她的节目。但一来《如梦之梦》的票很难抢很难抢(据负责票务的保利网站后台数据显示,肖战参演这部话剧后,第一场武汉站的票就已经是每秒有多达13万人次在抢,到深圳站时更是上升到每秒有40多万人次在抢,座位却只有0来个,是名符其实的“秒杀”);二来疫情影响之下港深之间的往来很麻烦(过一次关就要隔离14天),因此纯粹只能是想想而已,完全是不可能的。有关评价可到B站搜“影后郑裕玲上节目安利肖战的陈情令和买耳朵”的视频。
郑裕玲的评价可谓是“一语中的”,三言两语之间就将肖战在《陈情令》中最备受赞誉的两大优点都列举了出来:(1)少年感;(2)哭戏。我索性就按着这个结构来写这篇文章吧。
先说“少年感”。肖战是在年拍的《陈情令》,当时他已经27岁(他是年生人,其实并不是前述的B站up主所形容的“小鲜肉”),而剧中的魏无羡出场时是16岁,到死的时候还不到20岁。上述视频里郑裕玲其实是说错了一处的,那就是魏无羡在死了16年后重生,是重生到另一个少年(莫玄羽)身上,所以并不是30多岁,而是年龄又退回到十几岁。也就是说,肖战在《陈情令》里一直是以“奔三”的实际年纪扮演着一个十几岁还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人。写到这里,我想起最近在“懒人听书”听完了一部起点小说《学霸的黑科技系统》(这部小说写得不错,值得一看),里面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男主成名后影视界要给他拍一部纪录片,他的学生也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角色,本来是想让她本色演出扮演自己,但她认识男主时是16岁的高中生(男主是她的家教老师),拍纪录片时她是男主的硕士生,已经25岁了,年龄差了9岁就不敢再扮演年轻时的自己了,改为扮演男主的未婚妻(未婚妻认识男主时是大四学生,22岁左右,由25岁的她来扮演就没什么违和感了)。听到这一段虚构的小说情节时,我就想起肖战27岁时扮演16岁的魏无羡这真实发生的事情,不由得就联想到肖战的粉丝常说肖战在娱乐圈里的经历是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得连起点爽文里素以喜欢YY著称的男频小说都不敢那样编的程度,没想到还真让我遇到了(一笑)。
更进一步,魏无羡在原著中的设定就是一个特别顽皮跳脱、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还小的人,还因此被书粉起了一个“羡三岁”的昵称,来自原著里的这一段情节——
=========
江厌离跪坐在祠堂里,一边擦拭父亲母亲的牌位,一边小声说话。魏无羡探进一个头,道:“师姐?又在跟江叔叔和虞夫人聊天呢?”
江厌离轻声道:“你们都不来,只好我来了。”
魏无羡走了进来,在她身边坐下,跟着一起擦牌位。
江厌离瞅他一眼,道:“阿羡,你这样看我干什么?你是不是要跟我说什么事?”
魏无羡笑道:“没什么事呀。我就进来打个滚。”
说着,真的在地上打了个滚,江厌离问道:“羡羡,你几岁啦?”
魏无羡道:“三岁啦。”
见逗得江厌离笑了,他这才坐起,想了想,还是道:“师姐,我想问你一件事。”
江厌离道:“问吧。”
魏无羡道:“人为什么会喜欢另一个人?我说的是那种喜欢。”
江厌离微微一怔,奇道:“你问我这个干什么?你喜欢了谁吗?是怎样的姑娘?”
魏无羡道:“没有。我不会喜欢任何人的。至少不要太喜欢一个人。这不是自己往自己脖子上套犁拴缰吗?”
江厌离道:“三岁大了点,一岁吧。”
魏无羡道:“不,我三岁了!三岁的羡羡饿了!怎么办!”
江厌离笑道:“厨房有汤,去喝吧。不知道羡羡够不够得到灶台呀?”
“够不到师姐就把我抱起来就够到了……”魏无羡正胡说八道,江澄刚好迈进祠堂来,闻言啐道:“又说这些混话!本宗主给你盛好放外边了,快滚下来感谢然后滚出去喝你的汤。”
魏无羡颠出去一看,折回来道:“江澄你什么意思,排骨呢?”
江澄道:“吃完了。只剩下藕了,你爱吃不吃。”
魏无羡一肘子捅去:“把排骨吐出来!”
江澄道:“吐就吐,有本事我吐出来你吃下去!”
江厌离听他们又开始了,忙道:“好啦,多大的人了争几块排骨,我再做一罐就是了……”
=========
这一段情节在电视剧里得到了高度的还原——
再看这一句台词后的弹幕就知道观众对这表演的肯定——
从弹幕可知,观众的感受一致地是“可爱”、“萌”、“很少年”,而不是像郑裕玲所说的这种扮演稍有一点过了就很容易被人觉得是“大人扮小孩”,很“核突”、“乞人憎”——这是郑裕玲说的粤语原文,“乞人憎”从字面也能看出是“讨人厌”的意思;但“核突”是粤语特有的词汇,很难准确地翻译成对应的普通话,我看B站上这个视频的翻译是“油腻”,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看算是最好的翻译了。
事实上,当初《陈情令》寻找主角魏无羡的扮演者时,导演强调最重要的选角标准就是“必须要有少年感”。据说,肖战去剧组面试时,最一开始本来想试镜的是薛洋这个比较次要的角色,但当导演看到他时,却将他提拔为扮演主角魏无羡。原因之一,是当时大概是由于飞机误点之类的客观原因,肖战赶到片场时已经有点迟到了,连化妆都来不及就站到了导演们面前,却反而将导演们都惊艳了,他的素颜就算是在一群化了妆的男演员里仍是最好看的一张脸。原因之二更重要,那就是他的一双明净清澈的眼睛,仿佛是未经世故的沾染一般,所以导演认定他就是最符合“必须要有少年感”的要求的人。
但“少年感”到底是怎么演出来的呢?我看了很多从网上搜来的各种分析,看到一个说法是肖战的眼睛在仰视时会呈现出一种无辜感,因此显得特别幼态。随意找一些他的视频来验证,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但我认为这仍然不是正确答案,因为一部电视剧拍下来,不可能每一个镜头都是眼睛仰视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我认为除了颜值(如眼睛、眼神)与化妆的加持,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少年感其实就是肖战的本来面目,是不必演的。最好的事实验证是看肖战工作室的微博不定时会在“日常见肖战”这个栏目下发布的vlog,那是用来满足粉丝想看肖战在工作之外的私下状态的诉求而制作的,因此都是不化妆、没有表演成分,就是满满的少年感。如去年(年)年末时发布了一个肖战跟工作室人员玩游戏的vlog,可以在B站的肖战的官方视频号“MorningGlory肖战资源博”里找到,那里能看到很多弹幕,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观众的感受。
这个vlog就有很多类似这种内容的弹幕:“这是未成年高中生吧?”、“18岁不能更多了”、“肖战的年龄是参加了什么满30减12的满减活动吗?”(拍这个vlog时肖战已经过了30岁生日)——说起这条弹幕,我还从中得到了启发。去年我的一位最要好的同事50岁生日,当天我拿起手机打开